国内聚碳酸酯板材市场规模调查报告
聚碳酸酯板(PC板)是一种以聚碳酸酯聚合物为主要原料,通过挤出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建筑板材。根据产品形式的不同,PC板可以分为实心板和空心板两种类型。实心板也被称为耐力板,其结构为实心单层,常规厚度范围在1.8至20mm之间。而空心板则被称为阳光板,其结构为多层空心,常见结构包括米字中空板、双层、三层、四层方格中空板以及蜂窝中空板等。
在国内,PC板的加工工艺涵盖了切割、CNC加工、折弯、热压定型、冲切、粘接、抛光、印刷、吸塑、吹塑和压塑等多种深加工技术。
从聚碳酸酯板材的产业链来看,其上游主要包括聚碳酸酯、塑料加工专用设备等原材料,而下游则是应用市场,主要涉及建筑、电子电器、汽车、航空和医疗等领域。
近年来,由于需求总量和产品价格的变化,我国聚碳酸酯市场规模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
2018年,我国聚碳酸酯市场规模达到了508.3亿元,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历史峰值。
2019年,随着产品价格的回落,国内聚碳酸酯规模开始逐步萎缩。
2020年,市场规模已降至368.5亿元。不过,自2021年以来,在产品价格回暖的推动下,国内聚碳酸酯规模逐步反弹。
2022年,聚碳酸酯规模回升至550.7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聚碳酸酯PC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5年我国聚碳酸酯PC需求量为165.5万吨,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279.3万吨。
PC作为一种独特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装饰行业。由PC制成的板材具有透明、轻质、保温、抗冲击、隔音、耐候和耐久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建筑和装饰业最理想的采光材料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设施、屋顶采光、商业建筑、安全建筑的幕墙或高侧窗带、屋面采光带或采光天幕、建筑配套设施、内饰和隔音等领域。
在中国的PC板市场中,由于建厂门槛低、生产条件要求不高等因素,导致同质厂家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这些厂家为了生存,纷纷采取低成本、低价格、低质量的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目前,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主要分为两类。首先是大量存在的价格竞争对手,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质量较差、数量众多。它们通过低价竞争占据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现象。因此,这类企业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价格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聚碳酸酯板材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在航空领域,由于聚碳酸酯板材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特性,它有望在飞机零部件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医疗设备制造也是一个潜在的应用领域。聚碳酸酯板材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用性能为高品质的医疗设备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聚碳酸酯板材行业迅速崛起,并成为电子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2022年国内聚碳酸酯板材市场规模达到了125.95亿元。
从产量上看,我国聚碳酸酯板材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18年行业产量为36.1万吨,而到了2022年,国内产量已经增长至49.9万吨。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大。2018年我国聚碳酸酯板需求总量为35.6万吨;而到了2022年,需求总量增长至49.2万吨。这一趋势表明,我国聚碳酸酯板材市场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2022-01-04
- 2022-11-05
- 2022-02-21
- 2022-03-03
- 2022-04-01
- 2022-03-22
- 2022-04-01
- 2022-01-19
- 2022-02-14
- 2022-03-19
- 2025-04-11
- 2025-04-06
- 2025-03-27
- 2025-03-20
- 2025-03-17
- 2024-12-30
- 2024-12-23
- 2024-12-23
- 2024-12-23
-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