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有机玻璃的种类有哪些?
1、什么是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
有机玻璃 :特指亚克力,全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而成,化学式为 (C₅H₈O₂) n,分子结构为长链状。

无机玻璃: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玻璃(如门窗玻璃、玻璃杯、玻璃餐具等)基本都属于无机玻璃。
通常为硅酸盐玻璃或特殊配方玻璃,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硅(SiO₂)、氧化硼(B₂O₃)、氧化钠(Na₂O)等,分子结构紧密,呈非晶态。

2、透明PC板(耐力板)是有机玻璃吗?
不是
名称约定俗成:“有机玻璃” 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专属俗称,早被行业和市场广泛认可,特指这一种材料。
避免混淆:PC 板有自己的专属名称(聚碳酸酯板、PC 耐力板),如果也叫 “有机玻璃”,会导致两种不同性能的材料被混为一谈,影响选型和使用。
简单说:“有机” 是材料的化学分类(含碳 = 有机),“有机玻璃” 是特定材料的俗称,不是所有有机透明板都叫这个名字。
3、PC板也含碳,为什么不能叫有机?
PC 板的材质是聚碳酸酯(PC),化学结构中含有大量碳 - 碳、碳 - 氧共价键,完全属于有机材料范畴。但亚克力出现的时间比PC更早,约定俗称的称亚克力为有机玻璃。
4、PVC透明板出现的时间比亚克力早;为什么不叫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并非对所有有机透明板材的泛称,而是PMMA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专属标识,这一命名背后有明确的技术创新背书。1931年罗姆-哈斯公司实现PMMA工业化时,将其注册为“Plexiglas”商标,命名灵感就源于其“有机材质+玻璃质感”的创新特性——“plexi”源自公司原有塑料树脂品牌,“glas”则直接凸显其类玻璃的透明属性。
这种命名策略精准传递了PMMA的核心价值,使其迅速与其他透明塑料区分开来。而PVC在同期的商业化过程中,已形成“Vinyl( vinyl)”的专属称谓,行业更习惯以其化学缩写“PVC”或俗称“聚氯乙烯板”指代,且其应用场景多与玻璃的传统用途(如采光、光学、装饰)无关,自然不会借用“有机玻璃”的名号。此外,PMMA作为当时综合性能最优的合成透明材料,被行业公认为“有机玻璃”的代名词,后续即使出现其他透明塑料,也难以撼动这一历史形成的命名认知。
5、有机透明板材命名对照表
| 学名 | 英文缩写 | 常用俗称 | 关键特性 |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 | 有机玻璃、亚克力板、压克力板、亚加力板 | 透光率极高(92%-93%),耐候性好,易于加工雕刻,质地较脆,表面易刮花 |
| 聚碳酸酯 | PC | 耐力板、不碎玻璃 | 抗冲击性极强(是普通玻璃的250 - 300倍),耐温范围广(-40℃至120℃),透光率约88%-90%,抗紫外线稳定性优 |
| 聚苯乙烯 | PS | PS透明板 | 无色透明,透光性良好,质轻价廉,耐化学腐蚀,但韧性差、脆性高,高温易变形 |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 | PET透明板、聚酯板 | 透明度高,机械强度较好,耐疲劳性和耐摩擦性优异,耐化学性稳定,常用于精密部件防护 |
| 非结晶型共聚酯 | PETG | PETG透明板 | 高度透明,抗冲击性好,热成型性能优异,冷弯曲不泛白、无裂纹,易于印刷和修饰 |
| 聚氯乙烯 | PVC | PVC透明板 | 分硬质和软质,表面光滑平整,具备阻燃、绝缘、防腐蚀特性,性价比高,部分材质耐候性一般 |
| 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 ABS | ABS透明板 | 透明度中等,强度高、韧性好,抗冲击能力强,加工成型便捷,价格相对较高,适合高端装饰和包装场景 |
| 苯乙烯 - 丙烯腈共聚物 | SAN | SAN透明板 | 透光性接近PMMA,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优于普通PS板,化学稳定性好,常用于制作光学部件和食品包装容器 |
6、有机透明板材关键时间排序对照表
| 排序 | 学名 |
英文缩写 |
常用俗称 | 关键时间节点 | 说明 |
| 1 | 聚氯乙烯 | PVC | PVC透明板 | 1835年(首次发现)、1926年(实用化突破) |
1835年美国化学家 V·勒尼奥用日光照射 氯乙烯生成PVC白色固体; 1926年美国B.F.Goodrich 公司的WaldoSemon开发出 塑化技术让PVC具备加工性,推动其商业化应用。 |
| 2 | 聚苯乙烯 | PS | PS透明板 | 1839年(首次合成)、1935年(工业化生产) |
1839年德国爱德华·西蒙 从天然树脂中提取 并合成聚苯乙烯; 193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早期作为透明绝缘材料 投入使用。 |
| 3 |
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 |
PMMA | 有机玻璃、亚克力板 | 1902年(首次合成)、1927年(制成板材)、1931年(工业化) |
190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 PMMA;1927年德国 罗姆-哈斯公司制得性 能优异的有机玻璃板; 1931年建厂实现量产, 初期用于飞机座舱罩。 |
| 4 | 苯乙烯 - 丙烯腈共聚物 | SAN | SAN透明板 | 1942年(开发成功)、1961年(工业化生产) |
1942年德国拜耳公司 率先开发出SAN树脂;1961年日本三井东压化学、美国孟山都公司 相继实现其工业化生产。 |
| 5 |
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 |
PET | PET透明板、聚酯板 | 1941年(合成成功)、1953年(工业化起步) |
1941年英国温菲尔德和 迪克松合成出高性能PET; 1953年美国率先建厂 生产PET纤维, 后续逐步拓展到PET 透明板材应用。 |
| 6 | 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 ABS | ABS透明板 | 1945年(混炼法开发)、1954年(工业化)、1962年(透明型开发) |
1945年美国橡胶公司 开发混炼法ABS;1954年美国Borg公司 实现ABS工业化;1962年日本合成 橡胶公司开发出 透明ABS并生产。 |
| 7 | 聚碳酸酯 | PC | 耐力板、不碎玻璃 | 1953年(稳定合成)、1958年(工业化) |
1953年德国拜耳和 美国通用电气 分别合成出 高性能聚碳酸酯;1958年拜耳公司 实现工业化生产, PC板正式进入市场。 |
| 8 | 非结晶型共聚酯 | PETG | PETG透明板 | 1972年(合成技术开发) |
1972年美国伊士曼 化学公司率先开发出 PETG合成技术,通过改性PET分子链 获得非结晶共聚酯,解决了传统PET结晶度高、 韧性差的问题。 |
注:部分板材早期存在实验室合成但性能不稳定的情况,上表优先选取对后续应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合成突破或工业化时间,更贴合实际应用中的“发明落地”逻辑。
- 2022-11-05
- 2022-02-21
- 2022-03-03
- 2022-04-01
- 2022-03-22
- 2022-01-19
- 2022-04-01
- 2022-03-19
- 2022-05-14
- 2022-04-23
- 2025-11-12
- 2025-11-08
- 2025-11-07
- 2025-11-05
- 2025-11-01
- 2025-10-14
- 2025-10-14
- 2025-10-10
- 2025-09-19
- 2025-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