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透明板材(PMMA、PC、PET、PS、SAN、TPX、COP/COC)性能对比
七种工程塑料板材综合性能对比分析报告
一、目的
在现代工业应用中,工程塑料板材因其优异的性能和多样化的特性,已成为替代传统玻璃、金属等材料的重要选择。PMMA 板(有机玻璃 / 亚克力)、PC 板(聚碳酸酯)、PET 板、PS 板(聚苯乙烯)、SAN 树脂板、TPX 板、COP/COC 板作为当前市场上的核心主流产品,在光学、建筑、电子、医疗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用户对工程塑料板材的需求已从单纯的性能要求转向性能与环保并重的综合考量。特别是在 2025 年的市场环境下,各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RoHS、REACH 等国际认证已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基本门槛。
本报告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技术对比分析,为用户提供七种主流工程塑料板材在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热学性能、阻燃性能以及环保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形成标准化的对比表格,为材料选择和应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性能对比分析
2.1 物理性能对比
| 材料名称 | 密度 (g/cm³) | 吸水率 (%) | 热膨胀系数 (10⁻⁶/°C) | 折射率 | 介电常数 (1MHz) | 体积电阻率 (Ω・cm) |
| PMMA | 1.18-1.20 | 0.3-0.4 | 5-9×10⁻⁵ | 1.49 | 3.2-3.6 | 10¹⁷-10¹⁹ |
| PC | 1.20 | 0.15 | 6×10⁻⁵ | 1.586 | 2.9-3.1 | >10¹⁶ |
| PET | 1.38-1.39 | 0.25-0.6 | 60×10⁻⁶ | 1.57 | 3.2-3.7 | >10¹⁶ |
| PS | 1.05 | 0.03-0.1 | 8×10⁻⁵ | 1.59 | 2.45-2.65 | 10¹⁷-10¹⁹ |
| SAN | 1.06-1.08 | 0.2-0.3 | 6-8×10⁻⁵ | 1.567 | - | >10¹⁶ |
| TPX | 0.83 | 0.01 | - | 1.465 | - | - |
| COP/COC | 1.01-1.02 | <0.01 | - | 1.53 | - | - |
从物理性能数据可以看出,TPX 板具有最低的密度(0.83 g/cm³),是所有材料中最轻的,这使其在轻量化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PMMA 的吸水率最高(0.3-0.4%),在所有光学塑料中表现最为突出,这可能影响其在高湿度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
COP/COC 材料的吸水率极低(<0.01%),与 TPX 相当,显示出优异的耐水性。在热膨胀系数方面,PET 板的热膨胀系数最大(60×10⁻⁶/°C),是其他材料的数倍,这意味着其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2.2 力学性能对比
| 材料名称 | 拉伸强度 (MPa) | 弯曲强度 (MPa) | 冲击强度 (kJ/m²) | 弹性模量 (GPa) | 断裂伸长率 (%) |
| PMMA | 70-75 | 110 | 1200 | 3.16 | 2-75 |
| PC | 60-66 | 90-100 | 1900 | 2.2-2.4 | 60-120 |
| PET | 165 | 90 | 1030 | 3.7 | 15-300 |
| PS | 46-60 | 62-80 | 2-5 | 3.2 | 2-4 |
| SAN | 72-78 | 80-94 | 1.7-2.5 | 3.3-3.4 | 0.8-7 |
| TPX | 20 | 33.6 | >22 | 1.5 | 15-60 |
| COP/COC | 60-80 | 90-110 | - | - | 5-10 |
PET 板的拉伸强度最高(165 MPa),显著优于其他材料,这使其在需要高强度的应用中具有优势。PC 板具有最高的冲击强度(1900 kJ/m²),被誉为 "不碎玻璃",在抗冲击性能方面表现卓越。
PMMA 和 PS 的弹性模量相对较高(3.16-3.2 GPa),显示出较好的刚性,但相应地也表现出较大的脆性。TPX 的力学性能相对较低,拉伸强度仅为 20 MPa,弯曲强度 33.6 MPa,这是其作为轻质材料的权衡结果。
2.3 光学性能对比
| 材料名称 | 透光率 (%) | 雾度 (%) | 特性描述 |
| PMMA | 92-95 | <0.5 | 光学性能最佳,可与无机玻璃媲美 |
| PC | 85-90 | - | 原生材质略带蓝相 |
| PET | 86 | - | 透明度良好 |
| PS | 88-92 | - | 透光率与 PMMA 相当 |
| SAN | 90-92 | - | 透光率与 PS 相当 |
| TPX | 90-92 | <5 | 紫外线透过率仅次于无机玻璃 |
| COP/COC | 91-92 | ≤0.1-0.5 | 高透明,雾度极低 |
PMMA 具有最佳的光学性能,透光率高达 92-95%,可与无机玻璃相媲美,雾度极低(<0.5%),在光学应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COP/COC 材料的雾度极低(≤0.1-0.5%),显示出优异的光学纯度。
TPX 的紫外线透过率仅次于无机玻璃,这一特性使其在需要紫外线透过的特殊应用中具有独特价值。PC 材料虽然透光率略低(85-90%),但原生材质略带蓝相的特点可能需要通过添加扩散层来消除眩光。
2.4 热学性能对比
| 材料名称 | 玻璃化温度 (°C) | 热变形温度 (°C) | 长期使用温度 (°C) | 熔点 (°C) | 导热系数 (W/(m・K)) |
| PMMA | 105 | 74-109 | 65-95 | 160-200 | 0.167-0.251 |
| PC | 145-150 | 132-141 | -40 至 115 | 225-250 | 0.19-0.22 |
| PET | 70-80 | 120 | 115(连续) | 225-260 | 0.15 |
| PS | 100 | 70-95 | 60-80 | 240 | 0.14 |
| SAN | - | 82-105 | - | - | 0.125-0.167 |
| TPX | 30 | - | - | 235-240 | - |
| COP/COC | 85-178 | 75-170 | - | - | - |
PC 板具有最高的玻璃化温度(145-150°C)和热变形温度(132-141°C),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 - 40 至 115°C,短期可达 140°C,在耐热性能方面表现最为优异。
COP/COC 材料的玻璃化温度范围最宽(85-178°C),热变形温度为 75-170°C,通过调整共聚单体比例可以实现性能的精确调控。TPX 的熔点最高(235-240°C),但玻璃化温度仅为 30°C,这限制了其在高温应用中的使用。
2.5 阻燃性能对比(UL94 标准)
| 材料名称 | UL94 阻燃等级 | 特性描述 |
| PMMA | HB 级 | 无阻燃剂时为水平燃烧等级 |
| PC | V-2 级(2.5mm) | 无阻燃剂时具有一定阻燃性 |
| PET | HB 级 | 通常需要添加阻燃剂 |
| PS | HB 级 | 易燃材料,需特殊处理 |
| SAN | HB 级 | 无阻燃剂时为水平燃烧等级 |
| TPX | - | 资料未提及具体等级 |
| COP/COC | - | 资料未提及具体等级 |
根据 UL94 标准,PC 材料在无阻燃剂情况下即可达到 V-2 级(2.5mm 厚度),具有一定的自熄性能,LOI(氧指数)为 25.0%。通过添加阻燃剂,PC 材料可以达到更高的 V-0 等级(1.5mm 厚度),满足高阻燃要求的应用。
其他材料(PMMA、PET、PS、SAN)在无阻燃剂情况下通常为HB 级(水平燃烧等级),属于易燃材料,需要通过添加阻燃剂或进行特殊处理才能达到更高的阻燃等级。
三、环保可持续性分析
3.1 环保认证情况
| 材料名称 | RoHS 认证 | REACH 认证 | FDA 认证 | 其他认证 |
| PMMA | ✓(含 RoHS 3.0) | ✓ | ✓(21 CFR 177.1520) | EU 10/2011、十环认证 |
| PC | ✓ | ✓ | ✓(21 CFR 177.1580) | 食品接触认证 |
| PET | ✓ | ✓ | ✓ | 可回收认证 |
| PS | ✓ | ✓ | ✓ | 食品接触认证 |
| SAN | ✓ | ✓ | ✓ | 食品接触认证 |
| TPX | ✓ | ✓ | ✓ | 医疗级认证 |
| COP/COC | ✓ | ✓ | ✓ | 医疗级认证 |
所有七种材料均符合 RoHS 和 REACH 标准,这是进入欧盟市场的基本要求。PMMA 和 PC 材料的认证最为全面,不仅通过了基础的 RoHS 和 REACH 认证,还获得了 FDA 食品接触认证和中国十环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PMMA 部分型号(如 Plexiglas® Nature)含有 30% 生物基原料,显示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PC 材料通过 FDA 认证,可用于婴儿奶瓶、食品容器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应用,体现了其安全性。
3.2 可持续性评估
| 材料名称 | 生物基含量 | 回收技术 | 循环利用性 | 碳足迹 |
| PMMA | 可达 30%(特殊型号) | 化学回收(MMA 单体) | 高(闭环回收) | 可降低 40%(生物基) |
| PC | 部分型号 | 物理回收为主 | 中等 | 较高 |
| PET | 部分型号 | 化学回收和机械回收 | 高(瓶到瓶循环) | 可降低 |
| PS | 少量 | 机械回收 | 中等 | 中等 |
| SAN | 少量 | 机械回收 | 中等 | 中等 |
| TPX | 低 | 有限回收 | 低 | 较低 |
| COP/COC | 低 | 有限回收 | 低 | 较低 |
PMMA 在可持续性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可通过化学回收技术将废旧 PMMA 分解为 MMA 单体,实现真正的闭环回收,质量和性能不会降低。生物基 PMMA(如韩国 LX MMA 的 BA123)通过甘蔗渣发酵技术,碳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 40%。
PET 材料的回收技术相对成熟,可通过化学方法将 PET 分解为单体或酯化物,再重新合成高纯度 PET,实现闭环回收利用。在 PET 降解体系中,引入不同的聚酯单体或聚合物组分,可精确调控共聚物链结构,制得高值的共聚酯。
TPX 和 COP/COC 材料的回收利用性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应用领域限制了回收技术的发展。这些材料通常用于高端应用,回收成本较高。
3.3 环保特性对比
| 材料名称 | 无卤特性 | 可回收性 | 生物降解性 | 环境影响 |
| PMMA | ✓ | 高 | 低 | 低(燃烧产物 CO₂和 H₂O) |
| PC | ✓ | 中等 | 低 | 中等 |
| PET | ✓ | 高 | 低 | 低 |
| PS | ✓ | 中等 | 低 | 中等 |
| SAN | ✓ | 中等 | 低 | 中等 |
| TPX | ✓ | 低 | 低 | 低 |
| COP/COC | ✓ | 低 | 低 | 低 |
所有七种材料均为无卤聚合物,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不含有害重金属或卤素化合物,燃烧后主要生成 CO₂与 H₂O,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PMMA 的可回收性最高,通过先进的化学回收技术(如 NXRe™熔融金属解聚工艺)可将无法机械回收的 PMMA 转化为纯 MMA 单体。R-Life 产品系列提供含 rMMA 的 PMMA,至少采用了 50% 的化学或机械回收原材料。
四、应用场景与选择建议
4.1 典型应用场景
基于性能特点,七种材料的典型应用场景如下:
PMMA:光学透镜、眼镜镜片、照明灯具、建筑装饰、广告展示、医疗器械
PC:安全防护玻璃、汽车天窗、防弹玻璃、电子设备外壳、照明器具、光学仪器
PET:包装容器、电子绝缘材料、薄膜材料、纤维制品、工程结构件
PS:光学透镜、照明灯具、包装材料、装饰品、一次性用品
SAN:化妆品容器、文具、家电部件、医疗器械、食品包装
TPX:耐高温光学器件、化学仪器、绝缘材料、医疗用品
COP/COC:光学镜头、光学薄膜、隐形眼镜、平面显示器材、医疗器具
4.2 材料选择决策矩阵
| 评估维度 | 权重 | PMMA | PC | PET | PS | SAN | TPX | COP/COC |
| 光学性能 | 25% | 95 | 85 | 80 | 88 | 90 | 92 | 92 |
| 力学性能 | 20% | 75 | 95 | 90 | 60 | 70 | 40 | 75 |
| 耐热性能 | 15% | 70 | 95 | 85 | 60 | 70 | 65 | 85 |
| 阻燃性能 | 10% | 30 | 70 | 30 | 30 | 30 | - | - |
| 环保性能 | 15% | 90 | 70 | 80 | 70 | 70 | 60 | 60 |
| 成本效益 | 15% | 80 | 70 | 85 | 90 | 85 | 40 | 30 |
| 综合得分 | 100% | 81.5 | 81.5 | 78.5 | 72.3 | 74.5 | 62.8 | 69.8 |
基于综合评估,PMMA 和 PC 材料在综合性能方面表现最佳,均获得 81.5 分,但各有侧重:
- • PMMA在光学性能(95 分)和环保性能(90 分)方面优势明显,适合光学应用和环保要求高的场景
- • PC在力学性能(95 分)和耐热性能(95 分)方面表现突出,适合需要高强度和耐高温的应用
PET 材料获得 78.5 分,在成本效益(85 分)和环保性能(80 分)方面具有优势,适合大规模应用。TPX 材料得分最低(62.8 分),主要因为成本过高(40 分),但在特殊的轻量化和耐高温光学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七种主流工程塑料板材的全面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核心结论:
在性能方面,PMMA 和 PC 材料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占据领先地位,其中 PMMA 以卓越的光学性能见长,PC 则以高强度和耐热性著称。PET 材料在拉伸强度方面表现突出,而 COP/COC 材料在光学纯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在环保可持续性方面,PMMA 材料表现最为优异,通过化学回收技术可实现真正的闭环循环,部分型号已含有 30% 生物基原料。所有材料均符合 RoHS 和 REACH 标准,但在回收利用技术的成熟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展望未来,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工程塑料板材将朝着高性能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建议材料供应商加强生物基材料的研发,完善回收技术体系;用户在材料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性能需求、环保要求和成本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材料方案。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和化学回收技术的成熟,传统上被认为难以回收的高性能材料(如 COP/COC)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可持续性。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帮助实现材料的精准设计和优化使用,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 2022-11-05
- 2022-02-21
- 2022-03-03
- 2022-04-01
- 2022-03-22
- 2022-01-19
- 2022-04-01
- 2022-03-19
- 2022-05-14
- 2022-04-23
- 2025-11-01
- 2025-10-14
- 2025-10-14
- 2025-10-10
- 2025-09-19
- 2025-09-06
- 2025-09-06
- 2025-09-06
- 2025-08-27
- 2025-08-27

